「2025澳門大學生會議活動策劃比賽」促澳琴會展人才交流發展
由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屬下的青年委員會主辦的「2025澳門大學生會議活動策劃比賽」決賽於9月13日上午9時30分假澳門倫敦人格林威治會議室舉行。今屆共有51支來自澳琴兩地不同院校的隊伍報名參加。賽事組委會最終篩選了其中11支澳門院校隊伍及3支横琴隊伍進入決賽。並由珠澳會展業界專業人士作為星級導師對每一支晉級決賽的隊伍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針對性指導,進一步開拓參賽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組織及分析能力,協助學生們提升參賽作品的質量。
決賽當日邀請到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會展發展及活動推廣廳高級經理陳啓銘,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職務主管洪慧敏及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理事長潘耀榮擔任頒獎嘉賓。
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副理事長汪爾達,澳門展貿協會理事長陳思雅,澳門廣告商會副理事長梁景庭,澳門會展産業聯合商會副秘書長吳子微,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副理事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會議展覽業協會總幹事潘運乾,澳門大學副教授蘇小恩,澳門科技大學楊潔雲博士,澳門城市大學孟婷博士以及澳門旅遊大學副教授譚秀嫦擔任評審嘉賓。
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青年委員會主任洪于德致辭表示,今年是協會連續第八年舉辦該項賽事。他提到,澳門會展業近年發展蓬勃,2025年上半年已成功舉辦918場會展活動,並連續三年獲選「最佳亞洲會議目的地」,充分體現澳門作為國際會展平台的競爭力。此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及「一會展兩地」模式的成熟發展,為澳琴會展業帶來新機遇。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為澳琴會展業帶來了新發展機遇。自2023年實施「一會展兩地」模式以來,澳琴兩地已聯合舉辦超過36場跨區域會展活動。這種創新模式有效實現兩地資源在會展業領域的互聯互通與深度融合。澳門擁有國際港口環境和豐富會展經驗等傳統優勢,而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允許會展物資免稅進入合作區,有效降低國際會展活動的籌辦成本。在硬件支撐方面,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及澳門輕軌「橫琴線」的相繼貫通,合作區已形成連接港澳深珠四大城市的會展樞紐格局。
為了讓大灣區青年學生有更多交流共進的機會,進一步加深珠澳琴在會展業領域的合作,今年比賽也邀請了横琴優秀學生團隊參加,為澳門會展業注入新元素,培育和儲備會展專業人才,共同推動大灣區會展業的繁榮發展。
決賽共頒發五個獎項,包括冠、亞、季軍、優異獎及最佳演講者。經過激烈的角逐,冠軍由澳門科技大學的李睿姿,樑子沁,吳凱悅,李晨毓獲得,主題為「琴澳雙島·天際新生態–全球低空經濟創新領航峰會」;亞軍由澳門城市大學的韓乙菲,馬紫宣,慈儀及澳門大學的蔡輝煜獲得,主題為「2025 AI與中醫藥融合發展大會暨智能診技術峰會」;季軍則由珠海藝術職業學院詹前煉,李詩詩,林穎,阮根煜獲得,主題為「2026國際澳門中醫藥ACG(二次元)數字文化推廣大會」。組委會將根據AFECA「2025年亞洲會展青年競賽」或其他相關比賽的參賽資格及其規則推薦至少一支獲獎隊伍參賽。屆時,參賽學生將有機會與其他國家的青年代表同台競技、切磋交流,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
其餘獲獎名單包括:優異獎分別由澳門旅遊大學的李浩權,楊博文,周鳳妍,曹嘉欣;澳門城市大學的周爽,占曉俊,朱仁書樂,賀煊晴;北師香港浸會大學的周伊航、王潤墨、李汶璘、林胤丞;澳門旅遊大學的黃奧平,湯曉蝶,周信欏,溫倬穎及中山大學的張譯文、黃煒欣、文路佳、王雅瑤獲得。最佳演講者則為澳門科技大學李睿姿和中山大學的文路佳。
獲獎隊伍接受採訪時表示,是次比賽讓她們有機會將心中的概念變為現實,在會議策劃過程中,包括活動的執行和落地都需要充分的考量和安排,她們認為會展業發展在澳門十分有前景。
「2025澳門大學生會議活動策劃比賽」由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主辦,澳門展貿協會、澳門廣告商會、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會議展覽業協會協辦,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澳門基金會、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澳門中銀作為支持單位,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提供場地贊助。